丨国家能源局发文推动新能源消纳;钢铁等四大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雷椰 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1、国家能源局发文推动新能源消纳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从推进配套电网项目建设、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新能源消纳数据统计管理、常态化开展新能源消纳监测监管工作等六个方面,提出十七项措施,以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知旨在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绿色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2、钢铁等四大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印发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文件指出,到2025年底,在能效提升方面,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炼油、合成氨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到2030年底,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产能布局进一步优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发布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四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设定明确能效提升目标,能够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产能布局优化。
3、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发布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三项标准”)修改单。
三项标准修改单从行业实际和环境管理需求出发,聚焦重点和亟需解决问题,采取宽严相济策略,在加强关键环节管理的同时调整部分与生产实际不相符内容,对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检测与修复、废水敞开液面VOCs逸散控制、储罐和装载设施运行控制、塑料制品行业治理要求、达标判定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提升标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项标准修改单自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修改单的发布实施能进一步提升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合成树脂工业VOCs治理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发布三项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强化行业环保管理,进一步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4、第一批5家CCER项目审定与核查资质机构名单公示
6月7日,国家认监委经商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决定。第一批CCER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有29家机构申请但仅有5家过审,其中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所只有林业和其他碳汇类型的资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广州赛宝认证中心、中环联合认证是全资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国家认监委通过严格筛选,首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查机构仅5家过审,有助于提升行业标准,推动CCER市场建设。
1、上海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
6月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发布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采信清单,从产品认证端出发,为上海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助力。产品碳足迹认证是由取得专业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相关标准,对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能力及具体产品排放量、清除量等进行核查验证,并出具认证证书的合格评定活动。
“产品碳足迹认证可使产品从生产、贮存、运输、流通直至报废的碳排放都‘有迹可循’。”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督管理处处长田义龙说,“通过认证,产品可以获得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体检报告’,将促进企业更好规划产品生产模式、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在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第三方机构核查和认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有助于推动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提升生产与运营的环保效率。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环保的产品,还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策略。
2、江苏将发布我国首个车用锂离子电池碳足迹量化团体标准
6月13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在南京举行第十七个“世界认可日”江苏省主题活动。据悉,我国首个车用锂离子电池碳足迹量化团体标准近日发布。该标准首次规定两种可选的功能单位,便于企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中,碳标识认证是从标准建设、数据核算到应用场景开发之间的关键一环。今年,我们确定7个项目为全省碳标识认证创新试点项目,共涉及5个地区7个重点产业链,分别为:南京市钢铁产业,无锡市输配电设备、电动两轮车产业,常州市动力电池、绿色建材产业,南通市家纺产业和盐城市光伏产业。”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7个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均已制定完成。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标准有助于企业量化和管理产品的碳排放,推动多个相关重点产业链的碳足迹认证创新试点项目,促进产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转型。
1、蚂蚁集团连续三年实现自身运营排放的碳中和
6月13日,蚂蚁集团发布了《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了蚂蚁自2021年起运营排放(范围一、二)逐年下降,经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核查与评价,已连续三年实现了企业自身运营排放的碳中和。《报告》显示,蚂蚁集团持续通过绿色建筑、绿色运营等减排举措;加上将自运营园区90%以上的电能替换为绿电,使2023年运营的绝对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了43.19%;再辅以VCS+CCB认证的高质量森林碳汇的碳抵消,实现运营碳中和。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蚂蚁集团通过绿色建筑、绿色运营和绿电替换等减排措施,推动运营层面范围一、二排放逐年下降,连续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马雷:计划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万豪国际集团通过定制减排目标、推广可再生能源、采取绿色酒店运营等行动,为酒店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