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库-做有影响力的财经网站

独家专访美银证券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乔虹:恢复居民和企业信心是中国经济持续

时间:2023-06-17 08:19    栏目:股票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1773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丽娜 实习生 周倬睿 香港报道

新冠疫情政策放松后,中国居民积累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使得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远超预期。此后,世界银行、美国银行等机构纷纷上调对于今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

然而,今年4、5月的各项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弱于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复苏动力是否可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此后,央行宣布下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这是年内首次下调政策利率。

中国经济复苏放缓是周期性抑或结构性问题?央行下调政策利率传递了什么政策信号?人民币汇率后市走势如何?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主要关注哪些重要指标?

针对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了美银经济学家乔虹。

中国经济放缓周期性影响较大

《21世纪》: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将今年中国GDP增速由1月的4.3%上调到5.6%,美国银行也在4月底的报告中将中国GDP预测大幅上调,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上调中国今年GDP增速预期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乔虹:上调GDP增速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一季度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之后,GDP增长恢复速度远超预期。就今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长而言,去除季节因素的影响,一季度GDP增速实际上高达9.1%。这一增速远超大部分机构的预期,因此有了机构普遍上调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期的情况。

但需要说明的是,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存在放缓的趋势。对此,有人也疑惑:为什么消费推动的经济回暖趋势这么快又转冷了呢?最新出炉的5月份经济数据也反映出类似的问题。

对此,我认为,消费的力量仍然还在,但它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内需总体的回暖,而且持续的时间可能也不会像原来想象得那么长。

从投资端看,投资下行导致对于工业生产的拉动相对以前弱很多。就投资相关的细分数据而言,房地产相关的投资下行压力非常大,跟去年相比房地产相关投资降幅为-8%,而该基数去年也并不高,房地产相关投资仍处于较快向下调整的过程中,对于整个经济,尤其是大宗商品的需求,都有比较明显的下行压力。

《21世纪》:4月份的经济数据弱于市场预期,引发市场关于中国经济复苏动力是否可持续的讨论。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你如何看待?

乔虹:确实如此。现在市场上有人认为经济复苏放缓不再是一个周期性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表现不好的时候,有人甚至质疑中国是不是结构性的增长因素在逐渐变坏?

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有失偏颇,原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如人口等长期生产要素的变化,并非一朝一夕间以剧烈变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最近市场热议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连续两个月在20%以上,对于这一现象,我仍然认为结构性的影响较小,而周期性的影响较大。

大家关注的CPI通胀数据、企业整体面临亏损、年轻人失业问题突出等问题,其实都指向一个方向,即我们需要做更多的逆周期的调节,才能使经济增速稳定下来。

扩大内需仍是重中之重

《21世纪》:谈及逆周期调节,我们看到最近国有大行相继调低存款利率,央行最近也下调了政策利率,你认为这些政策效果如何?传递了怎样的信号?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乔虹:最近央行将政策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这个信号并不是说10个基点能将融资成本降多少,而是从决策层而言,他们已经看到了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变化,同时也已经开始做出反应,我认为这个信号非常重要。

之前很多人怀疑是不是追求高质量增长就不在乎增速下降的趋势,也有人认为即使经济增速下降,全年5%以上的GDP增长目标还是很容易达到的,因此不太相信政策会很快做出反应。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政策利率的调整,我们相信还会有其他的逆周期措施在短期内出台。

另外,此前有人担心调降政策的出台会对人民币汇率下行产生影响。实际上,央行主动采取逆周期的措施来稳定增长,对于中期的经济增长和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我们不能以短期资本市场的波动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我们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考虑。

《21世纪》:谈及人民币汇率,在全球尤其是发达经济体下半年经济衰退风险进一步发酵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也将持续面临压力。你认为今年下半年人民币走势如何?

乔虹:我认为汇率对于出口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原因在于如果外需不振的话,仅靠人民币汇率的调节,并不能保证下半年出口能够走出较稳的趋势以弥补内需的不足。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将目光放到内需上,扩大内需才是今年下半年经济企稳最重要的支撑。

就外需而言,目前看来,欧美国家经济增速下降的程度比我们预期更小,这是一个好的变化。原先,我们认为美国经济一二季度都会出现衰退,三季度将继续衰退,目前来看,三季度不至于出现经济继续衰退的现象。总体而言,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比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要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能说明它们对于中国出口的需求仍将维持在高位,因为目前看来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长还是主要依靠他们的服务业在支撑。

因此,即使欧美国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对于我们出口的需求仍可能呈现下降的趋势。内需仍然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采取更主动作为的方式来稳定内需。

提振居民和企业信心是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

《21世纪》:如今,社交媒体热议的话题如消费降级、提前还贷等都表现出居民不太愿意消费的情况,对此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地拉动内需?

乔虹:就居民部门而言,中国老百姓喜欢储蓄、不买房、消费降级等主要体现出对于未来信心不足的问题。一些专门针对消费者的优惠券等相关措施出台,确实能够在短期内对消费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消费券等措施在一开始可能有作用,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消费者对于未来信心的提升上,即提升老百姓对于未来工作稳定程度、收入增长速度的预期。所以,我认为,目前要减少居民强烈的储蓄动机,必须是在对于未来整体需求有所回暖、信心有所恢复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

从过去看来,中国的周期开启往往不是消费带动的。相较而言,欧美国家的周期每一次都是消费者花钱,带动企业投资,企业投资产生更多的工作和收入,消费者再消费,如此形成一个周期。但对于中国来讲,几乎是相反的。我们一般要先启动投资周期,将信心恢复起来,产生工作和收入之后,老百姓才会出来花钱。

这一次相对特殊的是,受新冠影响,老百姓积攒的消费需求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恢复,但最终想要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还是需要回归投资带动消费者信心的恢复。

其次,就企业投资需求的变化来看,虽然央行在此之前还没有调降政策出台,但是企业贷款利率其实已经下降了很多,而且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速也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投资仍然叫好不叫座呢?我认为,很可能的原因还是企业拿这些钱去还以前更高息的贷款,而还没有信心进行新一轮的投资。因此,重构企业的投资信心,特别是私人企业恢复风险偏好,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工业周期和消费复苏状况是海外投资人的关注重点

《21世纪》:今年中国疫情政策转向放松后,海外投资者表现得比较乐观,很多资金涌了进来。但是4月份的经济数据出炉后,一部分人开始转向相对悲观。你认为海外投资者比较关注的经济指标有哪些?

乔虹:海外比较关心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工业相关的需求,比如大宗商品、机械等。在全球供应链如此紧密合作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买方,拥有很强的话语权。中国的水泥、钢材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情况,中国的投资和工业周期变化是海外投资者主要的关注指标。

其次,中国经济增长正在经历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的逐渐变化中,这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也使海外投资者的关注视野从工业品类向消费服务类扩展。比如每周的宏观周报,海外投资者会跟进中国居民乘坐地铁的人数、城际间的交通活跃程度等指标,由此来判断作为一个消费大国的中国,其消费力是否提高。

编委:于晓娜

编辑:和佳

监制:朱丽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布者:安靖   
推荐